首页 > 女生 > 浪漫青春 > 我家隔壁的小小灵使

第三十八章--见人,留灯

我家隔壁的小小灵使

  

在窗边看了一会风暴将至的远景,看似繁华的哥特式街景,看腻味了之后,也生不出或有用或没用的感悟。

圣女日益增长的修为与话语权;门主看不出是进是退的沉默;凡俗官方一次胜一次的试探;也许带着总部意志的大人物到来;还有......那个华夏的年轻人......

事情不算很多,但每一件都称得上千头万绪,不让人安生。

有的没的想了不少,长呼出一口气,闭眼睁眼之后,那个脸上噙着自信笑意的路侦探又一次来到了人间。

用十分的时间,应付了穆特警官对于舆论压力的不满意见,又用了半小时的时间定下了提高悬赏金额,加大搜索力度的指令。

之后,路侦探让手下的助理烧了一壶今年的雨前龙井,在铜炉渐起茗香的白色氤氲里,他便独自翻看起桌上的委托卷宗。

案卷里的内容很精彩,有巷陌家常的分歧,有爱 欲无制的背叛,有恨别离,亦有求不得......

他一页页的翻着,翻阅着独属于他人的人生。沉默孤傲的样子仿佛和那个站在酒吧的光影交错中,沉默搜魂的少年,恍有神似。

愈暗的窗外远景,把白炽灯的冷亮衬得愈发明显,当茶壶下的果碳余灰烬末,路东抬起头,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年轻人。

年轻人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特质,无论是干练而无奇的寸头短发,还是或可说平静,或可说无趣的气质。

路东笑了笑,带着欧美特征的深邃感五官,盛满了令人充满好感的善意。提起铜炉,向对面的年轻人倒了一杯温热适宜的茶水:“不知怎么称呼?”

小声道了一声谢,双手礼节性的接过杯子后,放在自己的面前。气质普通的年轻人笑道:“我姓潘,叫我潘(Pan)就好了。

不请自来,希望路侦探不要见怪。”

“看公司本来就是迎人做生意的,重来没有把客人往外推的道理。倒是我的这些手下......”路东略带歉意的说道:“遇见贵客上门,竟不知道迎接。之后会给潘先生一个交代的。”

话语里的‘迎接’到底是真的迎接,还是示警,路东没有解释。但是几十条人命的结局,却依然在轻描淡写中有了定论。

潘笑了笑,对于路东的决定没有劝说,也没有制止,只是端起面前的杯盏饮了一口茶。

年轻人看了一眼桌上的卷宗,略带兴趣的问道:“以红尘人气为锚,政府官气为楔,绝杀业怨念,洗皮相炼法相?

很有想象力的巧思,如果此路成了,贵门《化诚窃相品喻典》的修行门槛便会下降许多。往大了说,称得上‘开一路之先河’了。”

“不过是一群丧家之犬,找寻自我价值想的挣扎罢了。没你说的这么高大上。”路东给面前的年轻人续了茶,直接说道:“潘先生今天过来,看是有什么地方需要我尽一点绵薄之力?”

“路侦探太过客气了,今天过来,不过是拗不过家里的长辈,过来找两个人,问一问路吧。”

说完,年轻人从衣袖的夹层里取出了两张照片:

第一张,一个神色淡然的男孩提着一盏灯,站在古朴的铃塔下躲雨。男孩生的清秀,但是修眉极细极锋,眼神极淡极远。明明踏踏实实的站在人间,却硬生生的有种冰冷疏离。

第二张,是一个斜倚在暗红沙发上,轻纱隐约,酮体曼妙的棕发女子。不施粉黛眉目已如画,捻杯把酒声色早醉人。哪怕只是看着照片上捕风捉影截留下的片刻美好,见之一眼,便感到一股由内而外的蠢蠢欲动。

两个照片里的人路东都很熟悉,前者是自己寻找了十多天,敬之恨之,欲处之而后快的对手。

而后者......叫洛克耶娃,法相宗的圣女,一个让自己不禁无限遐想却不敢有任何幻想的女人。

路东有些玩味的扯了扯嘴角,他看着气质普通且平静的潘,仿佛要透过皮相看出点什么。

“潘先生......很有眼光啊。”

潘笑道:“这可能是我为数不多的优点之一吧。”

---

华夏驻荷兰大使馆

灯火长明的办公室中,穿着西服打着领带,一言一行无不代表着千里之外的祖国的谈大使,此刻却满眼血丝,怒发冲冠的在房间里来回踱步。

“还没有那个孩子的消息吗?”

“报告大使,没有。国安的同志以及利用消息网去打探消息了,只能确定‘白潜渊’同志暂时还是安全的。”

“安全?什么叫安全?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被几万人没日没夜的搜捕,吃不上饭,睡不好觉,还安全?大使馆的武官呢?”

“不可以谈大使!大使馆的武官是负责保护您的安全的,而且所有在册的武官,名字都被当地的情报部门记入在案了。贸然出去找,白潜渊同志可能会更加危险。”

.......

想着十数分钟前,数小时前,乃至从数天前便不断重复的对话,哪怕是大风大雨经历过来的国家大使,也不禁感受到一阵眩晕。

自己背负一国之颜面,若有需要为国赴死,自无迟疑。可是如果让一个本应好好读书,好好长大,好好被保护在自己身后的孩子,在这异国他乡孤独赴死,谈大使怎么也找不出慰藉自己的理由。

哒哒哒---

“请进--”

穿着大使馆武官制服的稍微武官,捧着一个略显沉淀的包裹,走了进来:“谈大使......”

武官低沉着颤抖的嗓音,仅仅说了几个字,便有些说不下去。

谈大使:“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说啊--!”

武官深呼吸了几口气,这个从戎十几年的铁打汉子,小心翼翼的将手里的盒子放在了桌子上,沙哑的说道:“刚刚大使馆门前,来了一个年轻人......他说,这是国 安的同志最后留下的东西了。

他让我们,带同志们回家。”

“那个年轻人呢?!”谈大使急道。

“说完话,他就消失不见了......”武官压抑这憋屈,压抑着怒火的说道:“一个孩子,生生死死的挣扎了十多天,还不忘帮战友收集遗物,我们呢?!我们什么也不能做!”

谈大使痛苦的闭上了眼睛,深沉的无力和巨大的痛苦,像是窗外连绵不绝的夜色,刺骨冰寒。

“谈大使,还有一封信,上面写着你亲启。”

沉默了良久,谈大使红着眼睛打开了信封,再次沉默良久后,打开了桌上的包裹。包裹里只有一盏放在简陋木盒里的纸灯,纸灯里燃有火光四朵,无根而燃。其光色堂堂正正,不见丝毫外邪。

信中只有两句话:

【灯中是国 安同志之英灵,数日蹉跎,幸以残魂聚之,投胎无恙。】

【我有一劫需赴,望您可以带他们回家。】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