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 > 古装言情 > 土著凤傲天今天也在抗击穿越者

还是没什么大碍的第二卷可公开情报~

土著凤傲天今天也在抗击穿越者

  

墨非怡:今天来介绍第二卷出现过的宗门的原型依据吧!(叉腰)

李初荷:哦——

墨非怡:这次可是精心准备了好几个月哦~

巫瑶:其实就是作者咕了好几个月才想起来还有可公开情报这一章嘛……

墨非怡:(敲头)别乱说,当心写死你,咳咳~那么接下来就开始介绍啦~

余音门原型——古琴艺术。

古琴又称琴、七弦琴,相传创始于史前传说的伏羲神农时期(墨非怡:但只是传说哦~真正有依据的发掘出来的古琴遗迹大约是在汉代)(李初荷:就是……本作的……现在。)(巫瑶:所以到底是西汉还是东汉啦)

需要注明的是,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是古琴艺术,而不是古琴制作技艺。

而古琴艺术所包括的就有很多了,无论是单纯的弹奏,还是和其他乐器一同合奏,又或者用古琴一边弹一边唱,都属于古琴艺术的范畴哦~

2006年5月20日,古琴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1年5月24日,陕西省申报的古琴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墨非怡:竟然没有进入世界级!)

(李初荷:气愤!)

(巫瑶:大概是因为歪果仁听不来这个?)

古琴的起源——

有关古琴的起源……因为年代太过久远,已经没有可考性了……但是还是有不少传说可以了解一下?(巫瑶:这样真的严谨么……)(墨非怡:嘛嘛~毕竟也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世界上有欧冶子吧?)

一说起源为伏羲氏:

伏羲制嫁娶以俪皮为礼,作琴瑟以为乐。——《礼记》

昔伏羲氏之作琴,所以修身理性,返天真也——《琴操》

二说起源为神农炎帝:

神农之初制,尽声变之奥妙。——《琴赋》

神农作琴,又曰,琴长七尺二寸。——《世本》

三说起源为黄帝:

史记当中有记载皇帝定音律制琴。

(李初荷:为什么……没原文?)(墨非怡:在写这一段的时候导演气懵了呀(#-.-)导演在百度搜索史记黄帝的时候发现了有个货在知乎上说黄帝是西方的后代……)(巫瑶:那这个二货的依据呢?)(墨非怡:圣经……)(巫瑶:草,这是个傻〇吧?)(墨非怡:这货甚至还在自己文章的最后一段说了,史记很简略,要从更古老的书里找证据。)(巫瑶:古老个只因吧哦,史记公元前91年成书,圣经公元后才成的啊。)(墨非怡:谁叫人家号称多个作者一共写了1600年呢(ノ_ _)ノ)(巫瑶:两成的圣经还都是预言。)(李初荷:是不是……扯远了……)

四说起源于尧帝:

尧作《大章》,使无句作五弦琴,天下大和。——《帝王世纪》

(墨非怡:转的好生硬哦。)(巫瑶:谁叫你说了那么多的闲话)(墨非怡:明明就是导演叫我说的)

五说起源于舜帝:

舜弹五弦之琴,歌南国之诗,而天下治。——《尚书》

昔者舜作五弦琴,夔始制乐,以赏诸侯——《礼记》

(李初荷:没有禹皇?)(墨非怡:禹皇忙着治水啦,圣贤也是人。)

古琴的弹奏方式——

……

……

推荐百度或者去学习,在这里我只能说弹奏方式是撩动琴弦……

(墨非怡:导演要是能三言两语教会别人谈古琴还至于在这里写这个?(「・ω・)「)(巫瑶:那确实)(李初荷:+1)

神针宗原型——针灸

需要区分的是,针灸是分为针法和灸法两种的,单纯像容嬷嬷那样扎小针是不算针灸的!不算!那最多只能算是针法!

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往人身体的穴位当中刺针,力度手法都有很多讲究,绝对不是扎进去就完事了的!(墨非怡:别被影视剧和我们这部戏骗了哦,这是艺术加工)(巫瑶:咱们这部戏设定是有内力的……)

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李初荷:熏肉……)(巫瑶:闭嘴啊傻丫头!)

2006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申报针灸经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针灸的起源——

传说针灸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

伏羲帝尝百药而制九针——《帝王世纪》

(巫瑶:尝百草不是炎帝神农吗!?)(墨非怡:这……谁晓得嘞……)

《路史》当中也有伏羲帝尝草制砭的说法(李初荷:伏羲好忙……)

砭就是砭石,即最早的针法。

灸法的起源与火的发现和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当身体有某种不适时,用以去烘烤得以减轻,逐渐发展到灸法。(墨非怡:果然还是逐渐发展比较河里)

鬼箴宗原型——手工刺绣

事实上,刺绣分为很多种种类,有名的譬如苏绣、杭州刺绣、彝族刺绣(撒尼刺绣)、瑶族刺绣等等等等,有很多种刺绣工艺都单独作为一项工艺进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6年5月,苗族刺绣、三都水族马尾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6月7日,彝族(撒尼)刺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6月,侗绣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巫瑶:难不成每一批非遗都有刺绣的吗!?)(墨非怡:诶嘿~还都是国家级得嘞~再说了每一批非遗不都还有文学作品么~)

刺绣的起源——

如果从每个刺绣来分析的话,能说出几万字可歌可泣的故事,但问题是未必就真的有那么可信,在这里只介绍刺绣这一大类的追诉起源。

刺绣一定要用到针,目前找到的最早的针来自于北京人。(墨非怡:周口店发现的那种哦)

但是骨针显然不适合拿来用作刺绣,目前最早的年代记载当中,东周时期已设官专司刺绣,汉朝时已经有了宫廷刺绣的绣法。

刺绣的工艺——

……

呃……把线穿在针上……然后再布上串过来串过去……

个鬼啦!

单单是苏绣这一种绣工就有六种绣法十来种技巧分类!要是全统计下来咱们这部戏也不用说什么大小姐找妹子了!直接学刺绣啦!(墨非怡:导演怨念很大呢)

顺带一提,在咱们这部戏里,鬼箴宗弟子用的武器乃是竹箴。

箴就是竹子磨成的针,之所以用这种设定呢……一开始是因为和神针宗相对应,毕竟刺绣和针灸都要用到针嘛~但是神针宗和鬼针宗只差了一个字,有点不合适,所以鬼针宗就变成了鬼箴宗!

咱们这部戏里,鬼箴宗的特产锦浣也是有原型的。

就是那个织起来很麻烦很麻烦的云锦!还有传说中水火不侵的火浣,两种布匹结合在一起。

(巫瑶:为什么搞刺绣的特产却是布匹?)(墨非怡:对啊,为什么?)

目前第二卷出现过的宗门原型差不多就是这些~如果有人看完了这一章……就会感觉没什么用的知识又增加了(๑•̀ㅂ•́)و✧

总而言之~谢谢观看~

(墨非怡:其实最开始导演不是设定为非遗娘化的嘛……)(巫瑶:那我的爹妈就是欧冶子啦?)(李初荷:小荷……是皇帝的女儿!嗯!)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