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 > 同人衍生 > 我真不是奸臣

第81章 闻香法会

我真不是奸臣

  

凤城县。

闻香教,香堂。

大护法徐梁最近很糟心,已经半月有余不曾睡过一个安稳觉了。

圣女教扩张的速度很快,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这才过了多长时间,就已有了与他闻香教分庭抗礼之势。

他的耳边又回荡起堂哥徐鸿儒对他的承诺。

封为亲王……共掌天下……

共掌天下……

徐梁默默地攥紧了拳头,他很明白,这个承诺的前提,是他能将凤城县这个枢纽牢牢地控制在手中,以备将来起事时能以此为跳板,进攻济南府乃至北上京城。

可是,现在却有些一言难尽了。

他曾为了遏制圣女教的发展,也曾做过诸多的努力。

比如,怂恿着十三个保正打上圣女教的总坛,或是指使着山中强盗劫掠圣女教的物资,甚至私下里派人诋毁圣女教的教义……等等。

可是圣女教发展的势头,依旧让他感到锥心的恐怖。

为今之计,他只能选择最后一个办法了——开一堂大法会。

法会,又名法事,源自佛家,由白莲教发扬光大,后来各分教完美地承袭下来,成为了招揽教众的一大利器。

其中的一个“法”字,便是已道出了此会之真谛。

那便是法会上,绝不能少了通晓各类“法术”的仙师,这才能吸引愚昧的百姓们汹涌入教。

为此,徐梁还特别奏请总坛,请来了三位“法术”高超的大仙师,就是决意要在一堂法会上,重新奠定闻香教在凤城县的地位。

法会时间设在三月十五。

他也学着圣女教的方法,派遣着教众四处张贴告示,几乎也覆盖了一城十三村。

告示曰:

本月望日,我闻香教将开坛设法,为民祈福,百姓皆可参加,到时灵丹妙药不吝赏赐,可包治百病,延年益寿……

一切准备就绪。

等到三月十五那日,且瞧法会上,彩旗招展,锣鼓喧天,舞狮的,戏龙的,踩高跷的,扭秧歌的,跳大神的,好不热闹。

法会中央,几名身穿着一袭红衣、红裤、红头巾的大法师,已然准备好施展自己的拿手绝技,不,是准备施展法术。

可是硕大的场会里,却只有寥寥几十位闲散的乡民和乞丐,往常嘻嘻哈哈窜着玩的孩子们,更是不见了一个。

可以说,在场的工作人员都比看热闹的百姓们人数都多。

这还开个毛线法会?

徐梁面露沉思,眼中满是不解。

这时,身旁的一名护法童子悄声道:“大护法,百姓们都去圣女教那边了,所以咱这边才不多。”

徐梁摸着唇边三缕细髯,“怎么,那边今日也做法会?”

“那倒不是,一则是那儿正建学堂呢,不仅薪酬丰厚而且管饭,基本举县工匠都在那边。”

“二则,圣女教的圣女有偿教学,凡能学会十个大字的孩童,能会奖赏三文铜钱还有一顿饱饭,听说现在就连大人也给钱了,不过少些,只有一文,这不,基本都去了嘛。”

徐梁眼中微微一寒,沉声道:“他们哪里来的这么多银钱?”

“那谁知道呢,我听说下一步还要打算成立商旅呢,他们圣主最近招揽了许多护教使者,据说已入山清剿强盗好几日了!”

徐梁眼前一亮,“清剿强盗?”

别人不知他可知道,那迷踪群山里到处都是强盗山贼,若想通出一条商道来,谈何容易?

就那三步一个的小山头,也够他喝一壶的,更别说最后那一座大山头,雪莲山,上面不仅强盗众多,而且个个穷凶极恶。

银丰县曾派兵多次讨伐都无功而返,那圣主领着一伙新兵蛋子,这次指不定就能死在了那伙强盗的屠刀下。

圣女教一旦没了那位圣主,还有什么可怕的?

想到此,徐梁挺直了腰杆,沉声问道:“如今圣女教总坛里还有何人?”

那人想了想,“好像只有几个护法金刚和圣女了,对了,那圣主临走时留下了五十个女兵和五十个男兵,就这么多!”

徐梁咧嘴一笑,真是天助我也。

他立刻命令道:“你现在即刻出去召集教众,五百之数足已,咱们马上赶去圣女教总坛,今儿定要寻个法子灭了她不可!”

“遵命!”

那小童子立刻奔跑出去喊人了。

徐梁整了整身上的法袍,慢步走出了香堂,他抬头眺望着北方连绵不绝的山麓,嘴角勾起了一丝凶残的冷笑。

“姓林的,别怪我徐梁不仁道,谁让你这么不识好歹呢……”

……

凤城县衙。

圣女教总坛,门外广场。

这儿本来只是一处县衙门口,左边原本立着一座申明亭,右边立着一座旌善亭,中间是一堵八字墙。

初时,林婉儿为了孩童的安全,便雇人先将那两座破败不堪的亭子移至了别处。

后来,随着孩童日益渐多,地方有些盛不下,她便又雇人将那堵八字墙也给移走了。

再后来,孩童越聚越多,还得坐下读书写字,没办法,她只得高价买下周围破旧的宅院,全部推到夷为平地,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现在这座硕大的广场。

这也是流传在凤城县中“圣女三移”的典故由来。

林婉儿很骄傲。

因为她现在有两千五百余名的学生,若再加上周围旁听学习的百姓,那学生的数量可就更加难以计数了。

她的称号,也从最初的“轮椅姐姐”,更名为“大先生”。

这听着像是生分了,但其实是她在百姓和孩子的心中,更受人崇敬了。

可以说,整座凤城县的百姓,可能没听说过圣主林寿的名头,但是“大先生”的名号,大家却已是如雷贯耳。

今日,小九先生正教授着孩子们书写《论语》学而篇的第一句,即: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众学童们一边念着,一边用筷子在沙土上写着,一笔一划,仔仔细细。

他们都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得特别认真。

广场上除了孩童外,一圈圈百姓也聚集在周围,他们也在跟随着小九先生的朗读,大声地诵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林婉儿不仅一直没赶他们,若他们也能在黄昏时熟练地写出十个大字,她也会给予每人一文钱的奖赏。

钱虽不多,却也激励着他们有了一颗学习的心。

当然,这事儿林寿还不知道呢,若是知道了,只怕又得心疼一阵儿。

就在这时,耳听一阵嘈杂的锣鼓喧嚣之声自远而至,舞狮的,戏龙的,扭秧歌的,跳大神的,一股脑儿竟全部冲了进来。

众百姓和孩童们踧踖不妨,只能慌忙站起来纷纷躲避,一时竟让这原本平淡祥和的广场,乱糟糟的成了一个菜市场。

林婉儿微微一怒,“哪里来的人,竟敢在我圣女教总坛撒野!”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