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男生 > 奇幻玄幻 > 这世界需要能做点什么的神

前言

这世界需要能做点什么的神

  

前言

在这里,我恳求各位观众老爷将本喷子的这篇前言认真看完。如果你们愿意往后面看,那必是极好的(笑)。

本作的写作目的无非是为了给杨永信,柴静等被我们喷的人平反,以及表达一些对于时事的看法,和自己的一些深暗deep色dark幻fantasy想。我是个无脑的喷子,但你们又能要求一个小学刚毕业的人怎样呢?

我一直认为,van♂说的deep dark fantasy并不是无稽之谈。甚至开始认为这句话有现实意义。于是我就开始想,深暗色幻想到底是什么?之后我好像得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结论:对不同的人士不同的奇异思考。对我来说,深暗色幻想就是违背传统伦理道德的思考。

首先说一说本作的主角【纸杯蛋糕工业】,他是一个喜剧角色,却要演一出悲剧。穿越成为神的题材已经屡见不鲜,可能我与之唯一的区别就在于神一直不算很弱,也不算强,甚至不会变强,也不会变弱。他的特点就在于【工业】二字,热爱机械制造的年轻人应该不会很多。所以,本文中将会出现不少或许令人比较兴♂奋,偷♂税的现代机械元素。

神是不会对这个世界做什么的,他只负责创造这个世界,然后默默观看。但是,蛋糕虽被冠以神的名号,却总是想着做些什么,这也就是他为什么不完全是神的原因之一。他被凡人的肉体羁绊住,就像是smg里被马铃薯纤维限制住的能量一样。

他想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这已经让他比传统意义上的神低下去一大截,又高出一大截。不会对这个世界做什么,不会管任何人的死活。但是他却关乎群众的生命,想让所有他认为可以活的人活下去,这就是大部分人。他再用自己的力量让大家活下去,用小黄本子为大家提供时间。也就是说他真的像神一样爱着所有人,但又不完全是这样。

他有人的感情,受制于躯体,自然又使他更接近一个凡人。他最在意的就是自己和重要的人的生命,而不是所有人的。理论上在真正神明的眼里众生平等,但是他却有所偏袒。他在自己的时间不够时会去杀人,为了一己私利。会不留情的杀死那些组织他搞事的人,这是为了大部分人而被迫杀死小部分人。在他眼中,什么人需要死,什么人应该留下来都很明确。

如果你们这么认为:蛋糕虽然在试图拯救世界还杀人,作者岂不是自相矛盾吗?这么解释吧。如果有一个人要杀死杯糕,那么杯糕会毫不犹豫的杀了他。如果这个人后来改变了想法不想杀杯糕了,他甚至会很礼貌的跟那个人道别。一般平民没人喜欢杀人,也绝对不会有坐以待毙的人。他们只在受到威胁时开怼,除了那些专门杀人做商业用途的【秒针人】和一些【杀人旅游业】工作者。这些人不管惹没惹蛋糕,都是他要怼的目标。不是为了正义,是为了做些什么。他要保全他想保全的人,而这些人他不想保全,自然就怼了。他绝对不会以取乐为目的而杀人,换言之,所有人在成为他怼的对象之前都是他要拯救的对象。就像养狗的人在自己快要饿死的时候肯定会吃狗肉,在一条狗攻击自己的情况下肯定会砍了那条疯狗,平时还是要好吃好喝饲养着。这么比方不合适,因为蛋糕与所有人一样,都只是普通人罢了,绝对不是饲养者。

接下来是一些很无聊的东西,你们不会愿意看的,还是赶快去正文吧。

这么一来,被人民所谩骂的纸杯蛋糕与杨教授,柴静有相似之处,但不相同。杨教授的电击,结果是挽救沉迷于网络的少年人,但是,他被骂着;柴静的《穷腚之瞎》是为了宣传任何人都没有异议的环保,但是,他被骂着。他们都像蛋糕一样,某种意义上对社会作出了贡献,但却要背着恶人的黑锅。

前些天,我看到了关于杨永信和柴静的一些评价。相信这些人你们一定不会陌生,也很清楚他们都干了些什么,有什么行径。看到他们现在的处境,我真的感到心痛,十分心痛。杨永信被玩成梗;柴静被人们嫌弃。他们都是有过之人,孰能无过?我认为,对世界没有任何影响的我们不应该去随便指点对社会有影响的他们。

先来说一说杨永信,【羊叫兽】【雷电法王】【磁暴步兵】。记得当年,应该是08年,《战网魔》在央视播出时,家慈指着电视告诉当时只有三岁的我,说:“如果你将来上网成瘾了,那将是你最好的归宿。”或许你们还在嘲笑影片内错将《流星蝴蝶剑》当成《WOW》的片段,但是这只能说明杨永信教授对网络游戏一无所知,甚至可以称之为某种意义上的【表里如一】。这说明他并没有一边治疗着网瘾少年,一边自己却沉溺于网络游戏中。他的网络联系方式——只有已经过时了博客,甚至没有qq,微信。诚然,他最终的目的是赚钱,但是毕竟它影响了一批年轻人,给他们留下了心理阴影,却避免了他们更加极端的行为,譬如偷盗、暴力、自杀。不管怎么说,他都是有贡献的。

再来说一说柴静。柴静被称之为【柴婊】,来源于在电视上装圣母,私生活却荒淫无度。比起教授,我更认为她更加恶心。毕竟是像个经济学家一样说国企私有化,指点江山,为夺名利的一个废物。但是骂她却没有必要,因为毕竟她掌握了皿【box】主的真谛,能让大多数愚民信服,这就是皿【box】主;其他人的声音被淹没,这就是皿【box】主。《穷腚之瞎》的出发点是环保,环保有什么错呢?为什么因为别人的观点不一样就一定要去喷她?

虽然我现在只有13岁,但是毕竟入网7年了,也看到了手机普及以来网络发生的巨变。智能手机让我们上网边的方便,很多人注意到了,在手机普及后,我们上网的时间和次数剧增。网络作为一个社会,一定会又和谐的一面,也会有河蟹的一面。这一点不少人在其刚刚出现就意识到了,只是让网络充满民科、公知、废物、喷子是需要时间的。如果我们倒回去看看,回到2005,2006年,手机尚未普及的年代去,我们可以看到网络的环境是相对和谐的,就算有暴力,也只是单纯的暴力,网络尚且单纯。但看看现在的网络,相对不稳定,不和谐。现在任何一个角落充斥着喷子——贴吧的发言,企鹅新闻的评论,b站的弹幕...以上说让网络变成这样需要时间,那么手机普及可以说加快了这一必然趋势,甚至说比预期变得更加糟糕,因为我们与网络上各种各样的信息接触变多了。就像一个单纯的孩子,如果你不对他进行性教育,他长大后自然会出于本能的学会**;但如果你给他百度云和pornhub,它不仅会更快的,更提前的学会这些,而且会学会本能之外的东西,比如搞基和异物交。

【喷】与【骂】是不同的。喷是不加脑子,没有道理的辱骂。当然喷子们就会不好意思,会用各种各样看似有道理,专业的知识来掩饰自己的无知。比如我,以上文章都是鬼扯,然后我用大量的论据将我的沙鲾程度掩盖。现在在b站看个锻刀视频都有人喷起来,我看着很不舒服又很舒服,于是又敲起键盘胡编乱造的反驳一通。所以明知自己在胡扯,还在继续扯,甚至要求你们看完,我真是厚颜无耻。

批评家是另外一种生物,他们是社会进步的源泉,是错误的纠正者,他们水火不容,各报观点,就是刺激文明进步的百家争鸣,我们无法否认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局面对我们现在的有益影响。喷子也会互相反驳,但是他们的反驳没有意义,不会有影响是,脑子抽风,嘴里填粪的产物。要真说有影响,不过是两个人都气的跳圈压手机对骂罢了。手机对于喷子来说是枪,网络平台便是阵地。但是对于批评家来说——手中有型的笔或者键盘上无形的笔才是他们的枪,报纸,刊物才是他们的阵地,更有甚者可以直接向政府递交奏折。如果你仍无法辨明此两者的区别,那么请问有哪个喷子有勇气将自己的“大作”刊登?

当然,一味地否认喷子也是不对的。如果某人否认喷子,但是某人的社会影响力又不够大,那么某人是更加可恶的喷子。我们并不应该认为喷子是跟安全裤一样阻碍人类发展的万恶之源,甚至说我相当看好喷子们。喷子就像一个个懵懂的孩童,会犯不少错误。在他们码字的过程中就算只是堆积论据,但是仍然免不了思考。一点点思考,一点点的个人想法慢慢堆积,他们会在错误中一点点成长,变得成熟。我认为相当一部分的喷子会毕业,变成“喷之有理”评论者,批评者。所以网络最终是会促进人类发展的,就算现在暂时变得很难以接受,但是有朝一日终会拨云见日。就像英国18世纪工业化后笼罩伦敦的雾霾最终会得到解决一样,就是需要时间罢了。

这么一来,被人民所谩骂的纸杯蛋糕与杨教授,柴静有相似之处,但不相同。杨教授的电击,目的是为了挽救沉迷于网络的少年人,但是,他被骂着;柴静的《穷腚之瞎》是为了宣传任何人都没有异议的环保,但是,他被骂着。他们都像蛋糕一样,某种意义上对社会作出了贡献,但却要背着恶人的黑锅。

顺便一提,青少年因为网络的普及,网瘾率奇迹一般的不升反降。或许是因为人们已经失去了网络初到世界的新鲜感。杨教授,曾被视为恶魔的男人,将会渐渐淡出医疗界,消失在媒体的视线中。但是他会被网民铭记,虽身居茅庐,却要被喷一个世纪。

如果你看杨永信,看柴静,看那些被骂的名人不爽,请不要公然展现你的素质。来到这个小地方来,对被骂哭也毫无还击之力的,只存在于二次元的纸杯蛋糕君疯狂的开炮吧,因为他或许只是人渣。但假如你发自内心的看到他英雄的一面,恭喜你,你喷子毕业了,因为可以对罪大恶极之人也有客观的评价了。

所以,别骂磁暴步兵了!别骂柴婊了!来骂蛋糕,来骂我。如果各位看官有什么高见,请你说出来,我很想听。

还有一点声明:本作将会以较为模糊,抽象,双关的方式表示我个人对于时事的一些见解。如果决定要继续往下读,请务必广泛涉猎新闻,为了读懂里面或许讽刺或许搞笑的时事。当然,如果不愿意那么累,光看蛋糕作为神的累心装13之旅,也不会很没有意思。

话已至此,不必多言。我只是一个喷子,一个永远毕不了业的喷子,甩了这么多指点江山的废物言论,实在是羞愧。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