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男生 > 科幻末日 > 千人律者的救赎之旅

第二十章 探索崩坏的本质

千人律者的救赎之旅

  

第九神之键。

要知道它究竟是什么,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崩坏”这两个词语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那么“崩坏”又是什么了?

祂是随着随文明诞生的灾难,以毁灭文明为最终目标。

这真的是崩坏吗?

或者说这简单的一句话真的可以概括那无所不能的崩坏——崩坏能——崩坏造物吗?

“不可能的。”

“崩坏是伴随着文明诞生的灾难,以毁灭文明为终极目标。这是天命对于每一个加入里世界,知晓崩坏这个概念的人的解释。”

停止爱因斯坦的话,瓦尔特没有反驳。他在天命的这些时间中,并不是一直就是无所事事,对于崩坏这种玩意了解过。

如果不是瓦尔特的权限不够,那么神之键、律者这些现阶段几乎无人知晓的事情,瓦尔特可能推理出来。

(第一次大崩坏爆发,理之律者诞生。但只有奥托和他真正的手下知晓,如果不是蕾安娜·布里甘缇亚反叛告诉逆熵那些人,他们不可能知道“律者”这个东西,神之键也不知道怎么用!挖坟起家的逆熵一直都干不过奥托+天命)

“不过这并不正确。”

陌生的声音在门外响起,然后就是一个瓦尔特没有见过的女孩子。

衣着很普通,没有夸张的服饰,不过眼神中透露出的学霸的气质明显是和爱因斯坦、特斯拉一个等级的神话人物。

是的,她就是薛定谔。

不过瓦尔特并没有注意她的眼神,而是将目光放在头上的那个猫猫耳朵一样的装饰上面。

“这就算爱因你说的瓦尔特?真是很普通啊。”

“对了,爱因你在说崩坏吗?”

“是的,薛定谔你又有新的猜想了吗?”

“当然。”

“关于崩坏这个概念,首先我们需要提到一个词语——熵增。”

“热力学第二定律有这样一个表示,如果系统中的熵值如果下降,就必然会引起另一个系统的熵以更大的幅度上升。

从信息的角度来看,这相当于,信息高度混沌化的普通环境,与信息高度秩序化的负熵环境之间,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称。”

随着薛定谔说完,特斯拉接着进行补充。

“历史研究表明,崩坏能和这种信息不对称具有强烈的伴生关系。

而在数学上,属于坍缩次元的虚数内能,与作为发散次元—也就是我们平常能感知到的四维时空—的热力表征的实数内能,在数学上可以通过高维复函数进行统一的表达,其结果可以在微观尺度上预测崩坏的波动。

因此,当前的研究者普遍猜想,这种“虚数内能”就是崩坏能,或者至少是崩坏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以现实中物理的体系来看,其实整段定义只有第一句话是正确的,从信息不对称开始就是强加的伪科学设定了。

因为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定律,一个系统的熵下降必然引起另一个系统熵的上升。

同时根据热学第二定律,空间中存在的能量必定无法完全利用,但虚数空间的出现,大胆的推测出在事件视界内存在无法观测的领域,且该领域具有与机械能有差别并对生物能产生排异反应,破坏和感染生物的基因序列,智能退化到依靠本能的能量。”

说道这里,特斯拉拿着放在桌子上的水杯喝了一口,打了一个嗝。

爱因斯坦将电脑上一张照片打开。

牛顿的炼金术*图

“这个理论所表达出的道理感觉很简单,就是像U形管里的水一样,将一边的水往下压,代表秩序的提升,混乱的下降,但U形管的另一边水就会上升,另一边多出来的就是崩坏能,类似炼金术师中等价代换的设定一样,你获得越大的力量就必须付出造成等价的代价。”

“文明的发展会消耗实数能量转化成虚数能量(崩坏能),文明越强,转化速率越快,多于崩坏能积累越多(崩坏强度越高),当崩坏强度达到临界点时(产生律者),启动高级自我保护措施,并且将崩坏能降低到平衡状态(无文明时代)。”

“但文明的发展同时带来的是对这种物理规则的抗衡,将弹簧继续向下进行压制。”

“毕竟人类是不可能会因为这而站在原地等死的,即使这一切都是因为人类而产生的。那么人类也不可能会选择平静的接受着一切。”薛定谔说完后,此时陷入了沉思之中。

不过这和普通人的沉思不同。

瓦尔特思考的是如果这一切都是因为人类而产生的,那么对于这既定的一切必然选择。是否应该选择另一条路了,或者换一个方向。

而爱因斯坦、特斯拉和薛定谔则是来考虑着一起究竟是怎么回事。

她们不否认这因果,但她们也不会选择接受着一切。

因为她们是人类中的顶级科学家,最顶级的天才学者。

在她们的眼中,如果这个世界是存在神的。那些神就是最基础的物理规则,那些本来就存在的东西。

如:物质、信息、能量、量子、引力等等。

因为这个世界实在是太巧妙了,让人类可以生存的宇宙,这些规则可能就是神。

至于天命曾经塑造信仰的人格神、天主这些所谓的全知全能的无所不能的神灵,她们只当一个笑话。

“这就是薛定谔你这几年的研究吗?”爱因斯坦缓了会,有些担心的看向薛定谔。

是啊,研究“崩坏”。研究这东西本质是什么,就是相当于一个人类挑战要研究透彻这个宇宙的物理规则一样。

以有限的人生去追寻无限的知识,这是很愚蠢的做法。

但对于薛定谔来说,她并不在乎自己对于崩坏的理解可以在死去探测清楚,然后让人类渡过崩坏,走向星辰大海。

但这件事情她必须去做,她是薛定谔。是立志研究崩坏的人,要战胜崩坏的斗士,向着风车发起冲锋的堂吉诃德。

功成不比有我,功名必定在我。

这是薛定谔的想法,但在爱因斯坦她们这些人看来,薛定谔就是在研究崩坏的过程里越来越疯了。

虽然科学家都是疯子,但一会用猫做实验弄出来了“薛定谔的猫”——上帝骰子。

她可谓是爱因斯坦她们这些人里疯的最彻底的一个人。

“当然,爱因。我有预感,给我二十年时间,我可以研究透彻崩坏的本质是什么。”

“呼——”

重重的吐了一口气,爱因斯坦也没有在过度的对薛定谔进行劝解。

就像特斯拉研究电磁力,造泰坦机器人;南希公主(爱迪生)的通气公司,对金钱的豪赌;芬兰人的文字了解,前文明知识的探索。

这些人都是同样有着傲气的天才,对于自己探究的领域没有人可以拉出来。

即使是带领她们进入的导师,一样也是不可能让她们走出去的。

当然,爱因斯坦也有自己的领域。

逆熵,本来就是一个时代的天才聚集在一起,惺惺相惜、互相搀扶,然后创建的。

毕竟她们这些人虽然来自地球的不同国家,信仰、文化、追求都不同,但在探索自然科学的未知领域,寻求人类文明的未来,这一块上,都是相同的。

如果将天命的奥托代表的自私自利的疯狂科学家称为恶,那么逆熵的爱因斯坦、特斯拉等人便是善,两者是不可能在一起的。

至于来自世界蛇的那些人,他们则是为了战胜崩坏可以不择手段,无所谓那些善恶。可以称为混沌,为战胜崩坏而诞生的混沌之人。

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现状,虽然没有前文明时代逐火十三英桀、梅那种群星璀璨的绚烂多彩,但三种理念的争锋,也是一种风采。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