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 > 古装言情 > 我的青梅娘子怎么会是当今女帝?

第二十五章 十个脑袋也不够砍啊

我的青梅娘子怎么会是当今女帝?

  

众臣听完徐成令的解释后,一个个全都愣在了原地,没想到居然还能有这种方法。

按照相国提出的这个以工代赈政策,这些灾民反而成为了新的劳动力。

“妙,太妙了。”

站在一旁的迦南秀眉微蹙,仔细想了一会,她越想越觉得这个方法简直太精妙了。

无论是这些流离失所的灾民,又或是修建运河,这些都是需要大雁解决的头疼问题。

而徐成令提出的方法,妙就妙在这手用问题来解决问题,一下同时解决掉两个问题。

迦南偷偷将这个方法记了下来,如今西域各地也都出现了灾荒,这个方法可以极大减轻西域国的负担。

她不由抬起美眸,再次认真打量起眼前这位年轻的相国,谁又能相信如此巧妙的方法居然是一位年轻人想出来的。

呜呜,要是西域国也能有这么一位年轻有为的相国就好了。

而且他长得好合自己的胃口,姐姐就爱这种,好想把他给拐跑啊!

想到这,迦南已经有点按奈不住了,好不容易搭建起来的高冷人设正在一步步的崩塌。

要是让大雁的女帝知道她有挖墙角的想法,怕不是要直接气死。

按照迦南的想法,既然有这么个利国利民的好政策,那自然要尽快推行下去,造福百姓才对。

此时,坐在帐后的雁巧铃模仿着姐姐的语气,看向朝中的文武百官,问道:

“朕觉得相国提出的法子不错,众卿意下如何?”

废话,徐郎提出的方法能不行吗,她直接双手双脚一块赞同。

但流程还是要过一遍的,先问众卿意见,再做决断,这不显得她这个女帝公平公正嘛。

朝堂下方,众人你看我,我看你,心里也都有了个数。

他们混迹朝堂这么多年,有些道理还是很清楚的。

既然相国和女帝都已经发话,那这事基本就这么敲定下来了。

咋地,还敢在朝堂上反对相国和女帝,命不要辣?

但众臣也感到十分疑惑,以往相国都是和女帝唱反调,不管女帝说啥,相国都要反对一下。

这也导致了很多女帝提出的政策无法推行下来,君臣矛盾闹得很大,女帝对相国更是恨不得杀之而后快。

但相国毕竟手握实权,如果没有一个周密的计划和名分,想除掉是很难的。

他们觉得很怪,但又说不上来哪里怪。

这种感觉,就好像女帝和相国在搞男女混合双打,两人一唱一和,配合默契。

此时,在文官的队伍中,两名老者交头接耳了一番,相互点头,同时站了出来。

“陛下,微臣觉得此事有待商榷,相国大人提出的政策虽好,但仍有许多不周到的地方,这修建运河并非什么人都能胜任,需要通过专门的训练和考核,才能参与修建运河事宜。”

说话的老者乃是工部尚书,也是修建运河的主要负责人。

“工部尚书所言有理,这些灾民入户也是一件难事,安置他们更是一笔巨大的财政开销,微臣觉得此事还是不要太早敲定,还望陛下三思。”

跟着说话的老者是户部尚书,赈灾粮的事宜是由他负责的。

两位在朝中颇有声望的老尚书都对相国提出的政策表示了反对的看法。

“臣等也赞同两位尚书的看法,望陛下三思。”

又有一批文官跟着站了出来,表示赞同。

徐成令看着两位尚书,耸了耸肩,他就知道这个政策没这么容易推行下去。

无论是赈灾粮的问题,还是修建运河的问题,这其中牵扯到太多人的利益。

要是这两个问题被这么轻易解决,必然会触及很多人的蛋糕。

就看反对声音最大的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他们是主要负责人,一旦以工代赈的政策落下,最受影响的就是户部和工部。

看着朝堂上的这一幕,迦南在一旁看戏,明明是这么好的政策,结果都有人出来反对。

看来大雁内部也不是铁打的团结一心,这对西域国而言或许是件好消息。

这种互相内耗的行为,反正西域国也乐意见得。

迦南抱着一副看戏的态度,心里巴不得他们赶紧打起来。

另一边,坐在龙椅上的雁巧铃秀眉微蹙,神情有些不悦。

一群老东西连个解决方案都拿不出来,现在她的徐郎拿出方案,这群老东西又在这里狗叫,根本没把她这个女帝放在眼里。

忍住要将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拖出去斩首的冲动,雁巧铃嘴角露出一抹笑容,但她的眼中却没有任何笑意。

看着两位尚书和他们身后反对的大臣,她微微一笑,说道:

“两位尚书说得好呀,正好,朕这里也有几笔账想和两位尚书算一算呢。”

说着,雁巧铃接过心腹递来的记录,这些都是姐姐留下来的,上面清楚记录了各种坏账。

这些坏账里,最多的要数相国,但没关系,她都烧干净了。

“工部尚书,当初修缮清寒宫的项目是你负责的,但这笔费用似乎有点对不上,还差了五万多两银子,对于这笔坏账你有什么头绪吗,要不朕让监天司替你查一下?”

“这……”

工部尚书一听到这笔坏账,额头顿时被吓出了冷汗,他明明都已经打点好下面的人了,为何陛下还会知道这笔坏账?

雁巧铃眯着双眸,又看向了一旁的户部尚书,淡淡说道:

“户部尚书,两年前,中央粮仓有次给灾区发放了赈灾粮五万石,可最后到灾民手上的只有三万石,其中还有不少掺了沙子,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户部尚书顿时头冒冷汗,神情有些慌乱,这都两年前的事情,当时他瞒报了这件事,没想到陛下居然都知道了。

两个尚书面面相觑,从彼此的神情上看出一丝慌张,按照大雁的律法,贪污受贿可是要掉脑袋的。

与此同时,雁巧铃又看向其他站出来的官员,一一念出他们负责项目的坏账。吓得这些官员纷纷跪在了地上求饶。

开始了,女帝也开始给官员上压力了。

一旁看戏的徐成令乐了,好家伙,原来女帝手上掌握着怎么多的罪证。

等等,徐成令似乎想到什么,神情一变,一下子也跟着慌了起来。

如果女帝手上有这么多的罪证,那肯定也少不了他的。

要知道相国身为尚书的长官,流入到他口袋里的饷银可不少,这要是真查起来,他就是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砍啊。

虽然这些饷银不是他贪的,但他继承了相国之位,那这笔坏账肯定要记在他的头上了。

坏了,他这下要成背锅侠了。

果然,帐帘后的女帝缓缓将目光看向了他,那目光仿佛是死神的一瞥。

徐成令慌了,算来算去,最后果然还是算到他的头上来了。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