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男生 > 科幻末日 > 我穿成了男性薇尔莉特

欲望

我穿成了男性薇尔莉特

  

“无所谓地去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把每一天的生活都视为生命中的礼物!”这就是百勒丝的人生信条。

我极少看这类型的书,因为父母灌输的想法都是:好好读书,读好书,不能看闲书。他们也不喜欢我写小说,一旦被他们发现我是看课外书而不是教科书时,他们会唠叨着“这能让你学习好么?能让你以后找到好工作么?能赚钱么?”有时甚至发怒,这在我感到那么的压抑和无语,因为从小到大他们都给我安排好了人生的一切,上什么样的学校,结交什么样的朋友,考取怎样的成绩,根本毫无自由可言,就算偶尔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只能为了学习将它扼杀在摇篮里,面对家人的反对和周围人的质疑,我开始不相信自己,最后就选择了放弃。

而她在脖子上刺了一句日语,意思是:“在不后悔的前提下,我明白我正在改变自己的人生。”

不后悔,这是多么好的一句话啊,可惜的是,现在很多人都随波逐流,终其一生碌碌而为,生活在他人的眼光和语言里,或者是活在过去的回忆以及未来的幻想里,却丝毫没有想到活在当下,没有想到改变自己,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这样的人真可悲呀,比比皆是,当然,也包括我。

有段时间我一直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该追求什么,自己的兴趣爱好又是什么,该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生活在我面前突然像是被放大镜无限放大,那些苦难和挫折变成了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山峰,站在山脚下的我仰望着那些山峰,心里觉得它们是那么遥不可及。

至于自己以前的那些小小梦想也觉得是无法实现的,自己堕落放纵,懒惰愤世嫉俗起来,感觉看什么都不顺眼,觉得生活的不顺都是因为别人针对我,或是老天存心不让我好过,可我忘记了,那些痛苦和磨难都是为了以后幸福快乐生活打的底稿,而不管别人怎么对我,或是怎么想,他们都无权决定我的生活以及人生,自己的人生路只能自己走,自己想要的生活只能用自己的双手争取,不管别人怎么说,他们也不会对我的人生负责。

后来我开始慢慢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一点一点的积累,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慢慢体会生活的美好,而今天我看到这本书,看到百勒丝始终相信自己内心的声音,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和梦想,一步一步向前走,不回头,相信自己,而对于自己喜欢的人、崇拜的人,她说:用心去做,去学习,最终一定能成为那样的人。

我不知道自己以后是否能成为像她的人,可我花两个半小时看完这本书后,总觉得内心有什么东西在蠢蠢欲动,让我也开始想要过她那样的生活,开始想要慢慢地实现自己的一个个小小梦想,感受那些小确幸,然后拥有她那样为梦想努力,为生活中细微小事而感到幸福的美好人生,最后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总是原地踏步,或是一直待在不喜欢的环境里怨天尤人,是无法改变任何事情的。这个世界有很多美丽的风景,都是过去的你没有想象过的。不要害怕改变可能会带来的种种难题,面对问题有很多不同的处理方式,要相信自己有能力承担、解决问题。

愿你一步一步的前进,就算很慢,就算无人问津,也要相信,终有一天你会成为自己想要的、喜欢的那个样子。

愿你一步一步的前进,就算很慢,就算无人问津,也要相信,终有一天你会成为自己想要的、喜欢的那个样子。

转发到广播

加上去

广告

“年轻就要去尝试失败”,可真正的失败无比苦涩,你要做的,不是豁出去尝试,而是尽可能避免。 ——板仓雄一郎

“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马云说的这句话被无数人津津乐道,很多年轻人也抱着创业梦筹集资金创办公司,有些人能圆梦,有些人却终其一生活在梦想里。

这本书描写了作者板仓雄一郎从创业天堂跌向破产地狱的两年,短短两年内他从日本IT界炙手可热的金童、比尔·盖茨的事业伙伴变成公司破产,负债高达37亿元的创业者。这本日本传奇人物的破产告白,能让我们从他的失败中获得某些东西。而要从企业的成功或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的话,不能光是着眼于最后的“结果”,还需要认真追溯其中的各个过程,透视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在这个鼓励年轻人创业的社会,在这个充斥着各种创业成功励志楷模的时代,却恰恰是缺少了这样“失败案例分析”,从这点上来说,这本书值得一读。

而另一个“失败案例”,就拿我一个朋友来说吧,她想要挣大钱,又不想去公司工作积累经验,于是就想到了开网店创业,当时正值高考,在考试成绩还没出来的情况下她就一个人去了大城市,没找到多少商机,只是每天在空间和微信上发衣服和面膜的广告,也挣不到钱,还是呆在那里无事可做,除了我和几个朋友,家里人也不知道她的实际情况,担心得要死,结果现在她成了无业游民,连养活自己都成问题。

她和板仓雄一郎一样是个自信心爆棚的人,然而盲目乐观和过于自信,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好事,这对打好创业基础和保持创业成果有很大的阻碍。走上创业这条路,要时刻保持警惕,因为这条路不仅要接受挑战,令人兴奋,也要接受失败和挫折,要做好接受一切的准备。作者在写书过程中,回顾自己创业失败的历程,追溯其中的各个过程,冷静审视当时自己的处境,发现自己的缺点——对“组织”一无所知。而“从组织向个人转型”的时代潮流促使了板仓雄一郎这些风险企业经营者的成功。风险投资热潮平息下去后,“对组织一无所知”的风险企业经营者们就被推下了无底深渊,可见创业在需要打破陈规陋习的“破坏者”时,也需要在失败和挫折下能从内里制定行为规范公司员工,以自身作榜样遵守规则、团结干部及员工,并且实事求是把风险降到最低的领导者的存在。

时局不利、误判环境、团队涣散......这些都是作者失败的原因,这本书可以作为很好的“失败的案例”,在媒体鼓吹无数创业成功者们的案例,在无数年轻人加入创业队伍,在我们跃跃欲试投资创业的同时,我们也需要静下心来好好想想,创业是不是真的那么容易,是不是真的豁出去尝试失败就能成功?财富的诡异之处就在于,你拼命财富,十有八九不会得偿所愿。而如果你不太在乎财富,只是高度专注于你最想干的,即全力实现你的理想,财富反而会主动追求你。”这句《就像没有明天那样去生活》里的话与我母亲所说的:“赚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能力。”不可思议般的相契合。

是的,在现在社会上,大多数人都为了赚钱而忙碌着,忘记了为了理想,为了自己的愿望自由的生活。因为没有钱,就干不成好多事,于是,高考过后,许多学生选取的专业无一不是热门的,但是当你问他们有什么感兴趣或喜欢的专业时?他们的回答要么是不知道,要么就是有,但不敢选,怕以后赚不到钱。钱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是的,钱真的很重要,重要到我一度为此而苦恼,不知自己的生活该如何过下去。但当你拥有了金钱能吃饱穿暖后,你又该去追求什么呢?“饱暖思淫欲”这句话说得没错,一味的追求物质财富,只会令心灵更加空虚,身体更加腐朽。

人是不能没有理想的,然而没有物质基础的理想也是不行的,许多人为了赚钱与理想背道而驰,问他们的理想是什么?他们都是说不能赚钱的,无法养活自己。可是,真的是这样吗?我觉得完全可以找份既能赚钱养活自己又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呀!虽然辛苦点,但是只要有理想在远方,就算脚崴了,也要哭着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理想就像是黑暗山洞里前方的亮光,虽然现在还看不到光明,但是那闪耀的一点让人拥有希望,觉得经历的黑暗和恐惧都是值得的,而那亮光必然会指引你的灵魂,让你感到更充实,更快乐。

只为了自己去生活是自私主义,为了他人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是高级的利己主义,而无论这个社会上的财富和名利是多么诱人,我们也只能适当的索取,而不是过度消费刺激自己的身体和大脑,那样的话和动物毫无分别。如果一个人常以功利之心看待人和事物,急功近利下去必然会导致自己事业的死亡或心灵的死亡,唯有不计功利地去做你想做的事,才能给自己的心灵和事业一条真正的活路。

今天在空间里看见一句话:从来没有真正的自由,自己想象的自由,要有很大的代价来让别人承受。所以有牵绊不见得是坏事,如果完全失去任何相连的线的话,最终结果要么疯狂要么崩溃,这种自由无意义。实际上,我们是可以实现真正的自由的,只要我们不计功利的生活着。那么自由就是无所事事吗?不是,自由是要能力比欲望大。让一个欲望强烈的人成为百万富翁,他也不会自由,因为他的庞大欲望会让所有钱都打了水漂,而一个贫困但精神独立、经济独立的人虽然比不上百万富翁,但是他的人格是独立的,心灵是自由的。

我们只有不计功利的生活,才不会被金钱所控制,只要实现了精神独立、经济独立,勇敢的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无论他人怎么说,怎么嘲笑,我们终归还是明白,我们是自由的。

上一章 目录